重生狂飙:我徐雷要做科技大佬_第255章 众望所归!谁与争锋?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255章 众望所归!谁与争锋? (第2/2页)

求,各持己见、争执不休,那么这事儿就没办法搞了。”

    见众人纷纷点头后,李院长微笑扭头看向徐雷。

    “小徐,你可是咱们公认的绝世天才,有着超前的战略眼光。”

    “而加大力度投资基础设施建设,也是你提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这个建议,大家采纳了,但如何具体实施呢?”

    徐雷毫不犹豫,当即起身。

    在众人殷切目光注视下,来到墙壁上张贴的全国地图前。

    “什么是基础设施?”

    “我认为不单单是指电力、通信、交通等等看得见的设施,还应该包括社会治安、市场监管。”

    “而我们大规模搞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,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不就是为了打造一个有利于各行各业迅速发展、有助于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吗?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认为咱们既然要超前建设,那么就应该着眼全局、超前谋划,坚持全国一盘棋。”

    “在打造交通电力通信等硬实力之时,还应该形成制度统一、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、充分开放的软实力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软硬实力同步增强,才能充分释放发展潜力,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畅通流动、各产业高效发展。”

    见不少人居然一脸茫然。

    徐雷恍然想起。

    如今才2001年。

    现在就给他们说,要构建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,确实是太过于超前了一点。

    因为在他们眼里,基础设施建设,不就是通信、电力、交通等这些传统工程项目吗?

    以他们的人生经历、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,显然还难以想象,在未来优良的营商环境,也是极为重要的‘基础设施’。

    所以徐雷微微一笑,立马解释道:

    “我刚才的话,可能对大家来说有点难以理解,我干脆把话说得更简单直白一点!”

    “如果只是传统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,那么最理想的状态,无外乎就是全国四通八达,各地都通了水电气网,对吧?”

    “但要是没有构建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,你们猜猜会发什么?就以让我赚到了第一桶金的网吧行业来说,问题就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没有统一而又明确的规定,我在临江省迅速发展的连锁网吧,就不能迅速推广到其他省市,这必然会严重影响生意。”

    “假如在这个城市申报建网吧,需要某某许可,到了另一个城市,却又要得到其他许可,监管混乱,必然会给企业带来麻烦。”

    “反之,如果各行各业都有全国性的统一规定,监管责任又十分明确,对企业来说自然是十分便利,相关产品和服务能迅速推广全国。”

    稍稍停顿一下后,徐雷接着说道:

    “去年我不是建议咱们汽车工业,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,以便于对西方发达国家,实现弯道超车吗?”

    “新能源汽车必然是以电动汽车为主,而电动汽车要想大规模普及,必然要兴建大量的充电桩,解决充电难问题。”

    1

    “但你们想想,如果不同地区、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和充电桩,充电标准和接口不一样,大家互不兼容,这会发生什么?”

    “那么各大汽车厂,不仅要造汽车又要装专用的充电桩,必然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,而且很不利于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普及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能统一标准和规格,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和充电桩,都能相互充电,是不是车主充电方便,充电桩的利用率也能更高?”

    这样的举例,自然十分简单易懂了。

    不少人纷纷点头应允。

    对徐雷的提议,十分认可。

    明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确实不应该只注重提升硬实力,还应该增强软实力。

    否则一盘散沙、各自为战、监管混乱,岂不是增加内耗,严重不利于经济迅猛发展?

    这时候,李院长微笑说道:

    “软实力的提升,其实相对好办。”

    1

    “说白了,就是努力造好营商环境,这花不了多少钱,”

    “那你现在说说,需要花不少钱的硬实力提升,应该如何着手呢?”

    这一点,也是众人最关心的。

    毕竟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,随随便便一个项目,都是投资上亿。

    像一些大型水电站、超远距离高压输电线、超长距离高速公路等等。

    基本动辄都是好几百亿的投资。

    面对众人热切好奇的目光,徐雷侧身指向全国地图。

    “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,项目投资大、工期长,咱们经济与基建实力有限,不可能一窝蜂的全面开干。”

    “我建议先召集专家学者,做好全国性的统一规划,建立项目库,集中力量优先建设经济发展急需的项目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猛,社会用电量与日俱增,而中西部地区能源富足、水电充沛,存在大量的电力浪费。”

    1

    “在这种情况下,就应该优先修建一条条超高压输电线,把电送出去,暂时没必要急于斥巨资,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。”

    “而在项目规划与实施时,要注重节能环保、防灾减灾和长远发展,宁愿现在多花钱,也不要建好没多久便因灾受损、严重落后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作为穿越者的徐雷。

    为了让这个世界的龙国,又快又好的发展,少走一些弯路,情不自禁的‘火力全开’。

    将另一个世界,付出了不少财产损失、人员伤亡的惨痛经验教训和盘托出。

    比如在地震、台风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,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就应该以减灾为重,而不是经济为重。

    要不然一旦遭遇大型自然灾害,导致动辄几十上百万人通信和道路中断、孤立无援,节省的基建投资,还不到损失的零头。

    而这些有着血泪教训的建议,短时间看自然是耗费巨大,但却有利于长远。

    其中光是铁路平交道口,必须改为立交道口,让铁路以下穿或架桥的方式通过社会道路,这一个提议就能挽救不少人的生命。

    1

    虽然建隧道或者修桥,会多花不少钱。

    但如果不这么做,随着铁路运行速度加快,每年必将会有更多人因为横穿铁路而丧生。

    而一有火车经过,路口就要封锁,严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,对社会运转也是一大负担。

    诸如此类的中肯建议,徐雷提出了不少。

    为了简单易懂,还举例说明。

    在座之人,个个都是大佬。

    当然十分清楚,徐雷的建议有多好。

    哪还有人质疑反对。

    就连谭耀霖,都开始奋笔疾书,生怕记漏了……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