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47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(第1/2页)
阴雨绵绵,天色暗沉。 徐江半蹲在陈泰的墓碑前,看着纸钱慢慢燃尽。 “以前你总是爱多管闲事,说是退出了江湖,结果一天到晚还是屁话多。” “你知不知道,我给你面子,叫你一声叔,不给面子,早他妈让你入土?” “没想到小雷把我劝上岸,白江波也跑了,我不再混江湖,你却还是入了土。” 唉! 一声叹息后,徐江缓缓起身。 看着墓碑上的陈泰黑白照片。 绷着一张老脸,似笑非笑,给人一种精于算计的感觉。 “死了就死了吧!” “以前的恩恩怨怨,也没办法再算!” 呸! 习惯性的吐了一口唾沫。 徐江转身离开。 等候在旁的保镖立马跟上,为他撑起一把黑伞。 台阶下方。 今天特意穿了一件黑色外套的徐雷,默然无语、负手而立。 他早已为陈泰送上了一束白花,没有停留片刻。 不像江湖义气很重的徐江,那么爱絮叨。 走下台阶来到徐雷身前,徐江笑问道: “放下白花就走,你怎么不和他说几句?” 徐雷嗤笑道:“人都他妈烧成灰了,说话他还能听见吗?” “呃……这倒也是,有道理!” 徐江很是喜感的,朝徐雷竖起大拇指。 紧接着,顺着徐雷的视线。 徐江发现,高启强并没有像陈书婷和程程那样,守在坟墓前向祭奠的客人欠身答谢。 他这会儿正在远离人群的十几米开外,和金志勇、赵瑞龙,撑着伞抽烟聊天。 虽然相距很远,听不见他们在聊些什么。 但徐江不难猜到,一定是在聊京海建工集团的后续事宜。 陈泰这一死,作为他法律意义上的唯一女儿陈书婷,自然也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。 陈泰在京海建工集团的股份,自然如今由陈书婷继承,而他留下来的烂摊子,自然也要解决。 当前的形势,并不复杂。 山水集团和建工集团,都严重缺钱,很多项目都即将停工。 暂时还不起工程款的赵瑞龙,以及不想继续注资的金志勇。 当然都想让高启强,把建工集团给兼并重组了。 而陈书婷继承了她干爹陈泰的股份,成为了建工集团的大股东。 建工集团现在这副烂摊子,高启强自然不得不想办法解决。 眼看三人站在一起有说有笑,显然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。 回过头来,徐江蹙眉问道: “你觉得他们会商量出什么办法?” 徐雷冷冷一笑。 “一个心狠手辣的江湖大佬,一个背景深厚的纨绔子弟。” “你觉得他俩携手合作,会想出什么办法?” 多余的话,都不用徐雷说,徐江也懂了。 其实之前高启盛就去汉东,和赵瑞龙一起合作开店卖小灵通。 在这样的关系基础上,又有双方都极度缺钱的现实需求。 那么高启强与赵瑞龙加深合作,显然就不言而喻。 除了毒不敢碰,其他生意,必然会从京海发展到京州,并扩张至整个汉东。 尤其是赌场。 这可是一个非常赚钱的非法生意。 因为赌客们来玩,换筹码的时候就已经被抽水了。 而在一局又一局的赌博中,他们哪儿玩得过赌场重金请来的高手? 即便赢了钱,那也是给点蝇头小利,尝到甜头才能越陷越深。 而一旦输多了、输红眼上头了,就会想方设法的搞钱,试图赢回来。 这个时候,哪怕利息再高,也会毫不犹豫的向水客借钱。 一次又一次,直到彻底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 因而每一个赌场,都犹如一台开足马力的印钞机。 一边绞碎了无数人不劳而获的发财梦,一边给高启强带来了滚滚财富。 而自从徐江上岸,白江波跑路,秦建飞惨遭重创…… 京海及周边市县的地下赌场生意,基本就被高启强给垄断了。 最近正值春节,许多外出经商打工的,都挣钱回家了。 闲着也没事儿干,除了赌,还能干啥? 一个很不上档次的小赌场,每月都能轻松赚几十万。 要是规模搞大点、档次搞高一点、数量再多一些…… 那不是日进斗金,又是什么呢? 而最近快穷疯了的赵瑞龙,听说开演唱会能赚钱,都能连夜从京州赶过来。 他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和高启强联手,垄断汉东的地下生意,狂赚黑心钱呢? “看样子,高启强不仅仅是要做京海的地下大佬,还要做京州乃至整个汉东的大佬啊!” 听到徐江的感慨声,徐雷不由冷笑问道: “羡慕吗?你要是羡慕,可以重新下海啊!” 徐江愣了一下,然后赶忙摇头。 “算了算了,黑心钱来得快,去得也快,挣多了,是会遭报应的。” “咱们还是你玩你的高科技,我搞我的文化娱乐,踏踏实实挣钱才是王道。” 感慨之余,徐江抬腕看了一下手表。 从京海飞往京州的飞机,临近中午才起飞。 时间还早,不妨就在这儿看会儿热闹。 看看到底会有多少人,愿意冒着阴冷刺骨的绵绵细雨,来送陈泰最后一程。 不过…… 徐雷可没兴趣在这儿看热闹。 陈泰死了,高启强接下来必然会吞并京海建工集团。 强盛集团即将成为京海最牛的建筑民企。 而他还必将和汉东赵家,深入合作,成为实力更加强大的地下大佬…… 但徐雷一点都不羡慕。 这样的强势崛起,成长速度有多快,将来毁灭就有多快。 歪门邪道终究不是正途。 相比之下。 徐雷更愿意走慢一点、走稳一点。 安安分分的搞高科技,合法合规的赚取暴利,难道不香吗?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之前。 自己抢先一步塑造了品牌、研发了芯片。 如今就连最重要的芯片全产业链,也要率先开始打造。 一旦有了全球最先进的芯片,那么研制生产出各种先进的电子信息产品,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 二十多年的领先经验和阅历,让徐雷深刻明白,高端制造业是赢家通吃,一步领先就很容易步步领先。 道理也很简单。 高端制造业,是典型的资金、技术和人才密集型行业。 穿越前,徐雷曾有同学跳槽去一家知名手机公司。 该公司为了自主研发芯片,花费动辄几十万的年薪,雇了三千多名员工,耗费了好几年时间,最终却并没有获得多少成果。 最终为了确保公司盈利,高层直接决定砍掉整个研发体系,让三千多名员工一夜下岗。 而这也相当于好几年的时间,好几百亿巨资,彻底打了水漂。 但这还只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