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十一章|叶纹锁与微沸声 (第1/1页)
清晨的霜气还没散,顾青禾先m0了m0床脚小木箱。她昨夜特意把冬藏的凉息引到掌心,按在那只小瓶上片刻,想记住一种触感——像在路口cHa下一支小木桩,第二天好找回去。 她把箱子打开,将布包展在案上。青尾瓶躺在白布中央,绿光细润。她把指腹轻贴过去,确确实实b屋内空气更凉半分,不是冷到发抖的那种,而是像清晨井水磕在瓷盏里,温顺却收敛。 她没有急着拧。先把昨夜记下的几行字摊开,再对照瓶身。叶脉纹很讲究,不是随便刻的花:四片叶依次错落,颈口处正好在三片叶相交的地方各留了一点微凸,r0U眼几乎看不见,指腹却能m0出起落。若不连续m0上十遍,根本察不出这几个点。 她把三个点圈在纸上,标了序号,又照例按谱行了一轮短短的冬藏,让心口先稳。不懂的东西,先看三天——蕲老总这麽说。第一天看形,第二天看变,第三天才动手。 门口轻轻一响,卢至探进半个脑袋,还带着灶间的炭灰:“脚怎样?” “敷了去瘀散,好很多。”顾青禾抬抬下巴,示意案上的瓶,“你来听个声。” “听……瓶子?”卢至被逗笑了,照做把耳朵贴近,敲一敲桌沿,又轻碰瓶身,“声沉。像厚玉,不像铜铁。” 顾青禾把昨夜淋热水、今晨触凉的两个现象说了一遍。卢至想了想:“要不试蒸封?不是猛火,是微沸那种。老竈头说,微沸时水气正细,最会钻缝。” 两人在灶间就地忙活。卢至把小铜锅洗得光亮,压火到最稳的那条线,耳朵贴在锅沿旁,听那一口水从起针、到翻、到微微颤、再到微沸——水声像从喉间出来的低语,连续又不碎。顾青禾把瓶子放在锅旁的蒸笼上,不让水淋到,只让细细的热气绕颈而行。她掌心覆在瓶腹,凉息收住,不让热把手法b急。 “到了。”卢至低声提醒。 顾青禾将指腹挨着那三个几乎觉不出的微凸点,半息、半息地轻按,按的顺序照她昨夜圈的:左、上、右。第一次没有动静,她不急,换一圈,仍是左、上、右。到第三圈时,她忽然听见极轻的一声“嗒”——像谁在纸背後弹了一下指甲。 两人对看一眼。卢至把火再收一线,水声还在说话,微沸不乱。顾青禾把掌心的凉再引薄一层,沿着瓶颈慢慢绕,像在绣一圈极细的边。**第二声“嗒”**传来时,瓶口那道几乎不可见的缝像被谁轻轻撑开了一线。 “再一次。”卢至声音更轻了。 顾青禾想起四序养息谱,忽然有了个念头:若这瓶是“叶纹锁”,也许要走四节的气。她不再按那三点,而是顺着四片叶的走向,把指腹掠过叶尖——春息、夏息、秋收、冬藏——四个节拍刚好与微沸水声的四个小颤合在一处。 **第三声“嗒”**响起。 她试着旋盖。这一次,瓶盖微微一动,像从多年未开的门缝里退下一根发丝。卢至差点叫出声,又y生生憋了回去,眼睛里的光亮得像刚擦过的铜铃。 “别急开。”顾青禾把盖子退到只能容下一枚薄针的那个度,先轻轻嗅一口——没有酒酸、没有药腐,是一种很淡的木甜,像陈年药匣深处黏住的桂花糖碎,几乎闻不到,不过一丝。 她把盖又合回半分,回到屋里,将火候与指法一一记在纸上: 火:微沸; 息:四序,合於水声; 点:左、上、右三点轻按三圈; 声:嗒×3; 变:可旋,慎。 这时门外有人敲门,贺砧站在檐下,头发还滴着水,薄衫贴在肩背上,像一块刚从瀑下捞起的石:“你脚好了?……那是什麽?” “路上捡的。”顾青禾把瓶示意给他,“试着拧过了?” 贺砧接过,握法一贯的直白,两手一错——顾青禾忙“哎”了一声,“别猛。”他愣了下,收了力,照她的三点按了按,眉峰一挑:“有活扣。”把瓶还回来,“这像是匠人做的锁器。你先别开。锁器有时候不只一层。” “我也这麽想。”顾青禾合上盖,将瓶重新包好。“午後要去白石关外,你别再一个人下瀑太久。蕲老说第二重最难。” 贺砧“嗯”了一声,转身前又补了一句:“那声音好听。”他指的是刚刚那三下“嗒”。说完抖了抖肩上的水,走了。 午後行诊如常。回谷时,暮青在白石关边与蕲老说话,远远看见顾青禾,眼神很淡地在她手里的布包上掠过一下,像是一枚落得很轻的雪。蕲老只问了脚伤,没问别的。顾青禾把“叶纹锁”的事按在心里,准备再看两天——不懂的东西,不急着告诉所有人,这也是她从蕲老身上学会的“稳”。 夜里,卢至端了一小盏茶来,一边喝一边复述白天的火候:“微沸那一段,像在数‘一二三四’。以後你要用,我来配火。” “好。”顾青禾笑,“我们合一回。” 她把青尾瓶再放回箱底,簪与养年录压在上头,像两块稳当的石。临睡前,她没有再试,只按谱走了一轮最短的冬藏。 窗外,小铃轻轻一响,像有人在远处点了点头。她在心里画下今天的路:灶间的微沸、三点三圈、四序四拍、三声“嗒”。每一笔都不求快,只求记得清。 明日,她会再看一看叶纹的第四层,也许那才是真正的锁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