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在山毛榉下你举目》_章一|白(0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章一|白(0) (第1/1页)

    都说绒子寨这一座城,最浓烈的sE彩有三:跨纬度的绿,毛山的白,秋天浸上雾气的朦h。h,是晨昏时候甲虫背上的光亮,以及夜里一条河,围绕泳者的发光粒子。

    只是两周半过去了,常楝所见,仍是属於夏季中旬轻描淡写的草绿,与七瑶原野边陲的泥褐sE。

    原野一方,赫然长出两弯浮萍池子,形如手捧,其中一弯的头钻开了泥地的边线,形成一个二维的小拱门,能见孩子结伴捞泥嬉戏,另一弯挨着界线走,直到入了某户人家,明目张胆地给人挖墙脚。

    那也是常楝最初醒来的地方。

    池水敲墙,屋子的主人把墙劈成两半,任水自流。

    带着笃定自己是二十八岁的印象,常楝呆坐良久,才选择回应现况。

    那时,远方是七瑶原野上初绽的、唯唯诺诺的黎明,似乎夜里落了雨,爽意和些许Sh气跳在皮肤上。除岁数外,她对那个二十八岁的自己一无所知,连点顺藤m0瓜的善意线索都没有。唯独让她诧异的自信,不知打哪里来的:毫无疑问,现在少nV外表下的灵魂,年二十八。

    没有回去的时空通道,幸好身下一双脚,还知道在这里的归家路。

    常楝原想当是梦一场,时间的流逝却T感深刻。她看着拔了两颗智齿的左脸颊一天较一天消肿,鼻翼的大痘化脓又破了,印下斑疤,总在饭点现身她家的那只异瞳猫,sE白如雪,耳尖脸圆,绒绒的尾末裹一圈夹灰的昏橘,今天缺席了午饭。

    如果这些都不足以证实她荒谬的处境,那从浮萍池子摘来的野花,她天天换水,也不早不晚地枯败了,总能算作佐证吧。

    两周半刚好迈向八月中,近暑假尾声。

    常楝并非无所事事地虚度,或自暴自弃地盼望再次睁眼,一切都能回到正轨。第二晚,她就把独住的家翻了个底朝天,跑了趟十来坪的二爷杂货店买图钉,顺走邻居阿嬷的废弃纸箱,将晒乾的月桃叶剥丝为线,像查案的侦探在纸板上拼凑自己的身世。

    若想查出些什麽,得先贴近这里的万物。常楝这麽想。

    月桃叶被摆在笨重的黑sE电视机前,彷佛理应在那里。

    她向邻居阿嬷讨教,问为何叶子要晒起来、作何用途的?阿嬷迸出一咯咯的声,转瞬又严肃起来,带着四分的装神弄鬼。「叶子太茂盛,扔掉浪费啊!」回答完,抖抖J毛掸子,指挥她将纸板绑好,已经绑好的,就解开重绑。

    常楝听过好些流言,说这阿嬷JiNg神不正常,儿子每个月寄钱没断过,她却老是穿那几件破衣服、漂坏的K子,不时赤脚,拖着深蓝sE锈迹斑斑的推车捡回收。儿子觉得丢脸,受辱,很少登门拜访,来了也没给过好脸sE。

    她倒是庆幸,就把这份「不正常」当作掩护,平时也没见阿嬷和谁有三句话以上的互动,那更好了,任何话到她那里,等同入了绝境。

    对街住着这样一个老人家,在她看来是一份保障。

    ???

    一天,图钉用罄,她再度光顾二爷的杂货店。

    二爷的背板如瘦棱,双颊轻凹,却有傲逸神采从眼孔流散;总系在腰间的一条旧抹布,专用来擦修脚踏车时沾染的油W。

    没有了初次到访的焦躁,常楝捞找图钉时,还多出心思观察老人家。嘴周浓盛的白胡子是二爷的标志,末端整成弧形,好像嫌弃频频捋胡子的人,所以不肯和他们留得一个样。坐时,背从不打直,站起却会藉墙舒展,修车和读书用的老花眼镜是不同一副??

    对於常楝,他似乎没什麽话,然而却b她目前遇过的人都要了解她,或说,她家的习X。像那小火慢炖的蹄膀,稍入味了,但不够软烂,有的人就喜欢吃这种。

    满月那晚,二爷敲过常楝的家门,送来一卷「熟夏」粽,不及她掌心大,她也回了一捆成串的粽子。这项习俗是阿嬷自说自话时带到的,被常楝细心地记上纸板。叫熟夏,可能类b煮r0U的熟度,把八月放在夏天的轴长上看,确实是七、八分熟了。

    粽子没有艰深的制程,甜咸随意,她就用上熬多了的红豆泥,心想老人家都喜欢甜的。

    她也再一次意识到,关乎绒子寨、属於这个身躯的所有记忆,都需要由人提起,率先谈论,她才会觉得「理所当然」;没有被经手的关系或认知,无法涉入追查。

    这大概是某种既定的生存规则吧。

    纵有过不服气和屡试不爽的撞墙期,常楝最终决定顺应。她想看,也在赌,唯一能做的选择背後,是不是就能通向解答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