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纬60度的失眠:我配合_刻在皮肤上的地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刻在皮肤上的地 (第2/2页)

的误解、偏见,甚至是刚刚萌生的那点怦然心动,全都在瞬间,被一种更深沉、更厚重的情感所取代。

    那是一种,近乎心痛的,懂得。

    不再响起的敲门声

    自从那碗馄饨和手臂上的地图之後,有些看不见的规则,在两人之间被悄悄打破,又重新建立。

    李知宁不再躲着Viktor了。更准确地说,她意识到,自己之前那些小心翼翼的躲藏,或许在他看来,既幼稚,又徒劳无功。这个能从一行行冰冷数据中读出故事的男人,又怎会读不懂她那点笨拙的、写在脸上的情绪?

    於是,她选择了一种更坦然的方式——顺其自然。

    厨房,不再是需要掐着点进出的禁地,反而成了新的交集点。知宁发现Viktor虽然极度依赖微波食品,但对她做的那些简单家常菜,似乎并不排斥,甚至可以说…带着一种不动声sE的好奇。

    有时,知宁在炖一锅台式卤r0U,那霸道的、混合着酱油、八角和冰糖的香气弥漫整个楼层时,Viktor会端着他的咖啡杯,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厨房门口,就那样安静地站一会儿,什麽也不说,然後转身离开。

    而隔天,知宁总会在自己的冰箱里,发现一盒新鲜的、顶级的有机J蛋,或是一瓶一看就很昂贵的初榨橄榄油。那是一种沉默的、心照不宣的「以物易物」。他用他能力范围内能买到的、最高品质的食材,来交换那一份能短暂连结他遥远味觉记忆的、属於家乡的气味。

    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,也仍在继续。但这一次,换成了知宁主动。

    她不再只是那个遇到困难才去求助的学生。她开始对Viktor的研究领域,那个名为「数位人文」的神秘世界,产生了真正的探索yu。她会把他推荐的、那些关於计算语言学和历史文本分析的入门书籍,从图书馆一本本地借回来啃。

    於是,敲门声的意义,也发生了改变。

    过去,知宁的每一次敲门,都伴随着忐忑与不安,那是一种「求助」的讯号。而现在,当她再敲响那扇门时,心里多了一份坦然和自信。她不再只是为了自己的数据,有时,她会带着一个自己刚刚读懂的、关於马可夫链在文本生成中应用的问题,去与他进行一次纯粹的、平等的探讨。

    Viktor似乎很享受这种转变。他会停下手边的工作,饶有兴致地听她用还有些磕绊的学术英文,阐述自己的见解。他不再是那个单方面付出的指导者,而更像一个棋逢对手的棋手,眼中流露出遇到知音的欣赏。

    而最奇妙的改变是,不知从何时起,那扇总是紧闭的、属於Viktor的房门,在白天的时候,开始常常虚掩着,留着一道小小的缝隙。

    那道缝隙,像一个无声的邀请。它在告诉知宁:你随时可以进来,不再需要那充满仪式感的、犹豫的敲门声。

    直到一个普通的周四下午,这个变化达到了顶峰。

    知宁正在自己的房间里,为一个小组报告的PPT焦头烂额。她们小组的瑞典同学,负责的部分做得非常出sE,但PPT里引用的一些瑞典语的本地政策文件,机器翻译的结果非常生y。眼看明天就要展示了,知宁急得不行。

    她几乎是下意识地,抱着电脑就跑到走廊尽头了。

    当她站在那扇熟悉的、虚掩的门前,正准备习惯X地举手敲门时,却又停住了。她看着那温暖的、透出灯光的缝隙,犹豫了一下。

    然後,她做了一个自己都感到惊讶的、大胆的举动。

    她没有敲门。

    她只是伸出手,将门,轻轻地、直接地,推开了。

    Viktor正坐在书桌前,戴着耳机,专注地看着萤幕上的程式码,手指在键盘上飞舞。他完全没注意到她的到来。

    知宁的心跳,在那一刻,漏掉了一拍。

    她就那样站在门口,看着他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、毫无防备的侧脸。yAn光从窗户照进来,在他浅金sE的发丝上跳跃。房间里很安静,只有他敲击键盘的、清脆的声音,和耳机里隐约漏出来的、她听不懂的古典音乐。

    那一瞬间,一种前所未有的、近乎偷窃的亲密感,淹没了李知宁。

    她意识到,从最初那个需要敲三下才敢进门的求助者,到如今这个可以不经通报、直接推门而入的闯入者,他们在不知不觉间,已经走过了多麽漫长的一段路。

    而他们的关系,或许已经不再需要,那一道代表着界线与疏离的,敲门声了。

    她就那样静静地站了一会儿,直到Viktor似乎感觉到了什麽,摘下耳机,回头。看到她,他没有丝毫的惊讶,只是挑了挑眉,用眼神询问。

    知宁举了举手里的电脑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
    他也笑了。然後,用口型,无声地对她说了两个字:

    “ein.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