尘世无名_(六十六)双姝心计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(六十六)双姝心计 (第3/10页)

一个结论:

    知府夫人之那天之所以不择手段地针对阮家,是有某种利益与慾望,在驱使她这麽做。

    而顾家,只是正好被牵连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,知府夫人想对付阮家是事实,而且也确实这麽做了。

    她将视线落在桌上一盏快熄的灯上,火苗如同心思摇晃。

    若无法从正面与知府夫人对抗,那麽……

    也许,可以让她们内部分化。

    镜月楼所听之事中记载:

    王泽铭,宁川知府,五十有六。掌盐利之大权,八年前接任宁川之後,便默许本地盐商以「敬礼」为名,每年献银一笔,以保产销顺利。

    这是第一份贿。

    而他的嫡长子王显恒,骄纵狡诈、野心甚高,竟擅自暗中向同一批盐商「再索一笔」,并不自留,而是送往京中一位皇子门下。此举瞒过王泽铭已有数年。

    这是第二份贿。

    知府夫人张令宜,早知此事,却选择沉默,甚而默许。她将这作为替长子日後铺路的暗招,暗中帮他清理障碍、保护势力。

    还有那天在宴中经沈如蓉介绍的三位姨娘,加上庶长子王轩道、庶长nV王芷柔、庶次子王昭霖,这就是竹简里记载的所有知府家中成员。

    她又从卫无咎留下的一本《风土人物志》中,知道了为何宁川府这个不产盐的府城,会有盐商盘踞在此。

    宁川府自古便因水而兴,府城东侧临河,河流蜿蜒东去,直通金陵水网与东海沿岸。这条天然水道不仅滋养了田地、便利了百姓往来,更成了大梁王朝盐运T系中的一环要脉。

    大梁盐业制度严密,官府以「盐引」制度控管产销,盐源则分三路:其一为东海沿岸晒盐,数量最大;其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